金融的本质在于经营风险,风险管理无疑是信托公司的生命线,透过年报可以管窥信托公司风险现状 及发展趋势。

统计数据显示,66家信托公司自营不良资产规模(安信信托、山东信托未披露相关数据)合计约112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由于增资等因素,自营不良率降至2.34%。具体来看,66家公司中,22家不良率同比下降、17家上升、27家不变。

“自2014年以来,自营不良资产率整体上趋于下降态势。”百瑞信托一研究员称。

除自营不良率外,部分公司还会披露信托不良率。两者没有直接关联,自营不良率反映表内状况,信托不良率反映管理的信托项目状况,但若用自有资金接了信托风险项目,信托不良率可能传导至自营不良率。

协会数据显示,行业信托不良率为0.5%,处于较低水平。业内人士认为,尽管到期压力较大,但2018年信托业风险不会有大幅增长,而是维持在与以前年度相当的水平。一是严监管下,很多风险苗头被控制在萌芽阶段;二是信托机构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在提升;三是信托业保障基金发展良好。

自营不良率2.34%

自营不良率无疑为观察信托公司风险状况的重要指标。

整体而言,随着历史问题逐步化解,2017年68家公司固有资产不良率改善明显。国投泰康信托研发部和晋予分析认为,一是行业固有总不良率从2016年末的2.80%下降到2.34%,总体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固有资产风险行业集中度出现下降。

中建投信托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共40家信托公司存在自营不良,11家公司自营不良率低于1%;14家公司自营不良率在1%-5%之间;10家公司自营不良率在5%-10%之间;5家不良率超过10%。

超过10%的5家公司为山西信托、北方信托、华宸信托、五矿信托和中泰信托,其中山西信托以14.57%位列首位。需要说明,多数公司自营不良率较高主要源于历史包袱,如华宸信托虽然不良率仍旧较高,但相比2016年末的31.35%已经大幅下降。此外,也有个别公司是因为自营贷款出现不良或用固有资产接下逾期信托项目等。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不良率下降超过10%的除华宸信托之外,还有浙金信托和吉林信托,分别下降16.6%和15.15%。

规模而言,4家公司不良资产规模超10亿元,即五矿信托、中信信托、华润信托、昆仑信托。具体来看,五矿信托、华润信托不良规模均同比回落;中信信托同比增加7.87亿元,致使不良率增至5.43%。

其中,昆仑信托不良规模增加3.32亿元,不良率却从10.86%下降至7.94%。不良率降低一方面跟不良资产处置、核销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增资有关。因为不良率为不良资产除以信用风险资产,固有资产增加相当于做大分母。

2017年有27家完成增资,全行业注册资本增至2441.28亿元,平均每家公司注册资本从2016年的29.97亿元上升至35.90亿元,行业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

赔偿准备金达221.12亿元

除自营不良率外,观察风险状况还有诸多指标。信托不良便为其中之一,因为信托不良传导至自营不良的情况并不鲜见。如中江信托称,报告期末代垫信托产品本息 4.76亿元挂账其他应收款,如代垫款项最终不能收回,则公司可能存在损失。

昆仑信托披露,2017年末表外信托信用风险资产共计3463.52亿元,不良资产率 0.17%,低于行业平均。据信托业协会数据,截至2017年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个数为601个,规模为1314.34亿元,不良率为0.5%。

百瑞信托研究员称,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17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74%。相比而言,信托风险项目不良率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全行业不良率水平持续下降,但信托风险项目规模有所提升,信托公司应进一步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另外,信托赔偿准备金的计提也有效提高了风险抵抗能力。

2017年末,信托赔偿准备金提取累计余额为221.12亿元,同比增长18.62%;赔偿准备金占净资产比例达4.21%,近年来逐步提升。具体而言,49家公司披露该项数据,其中2家公司信托赔偿准备金余额超过11亿元,7家在5-9亿元之间。

“近年来,信托公司纷纷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和净资产实现大幅提升,同时赔偿准备金余额不断增长,行业层面成立信托业保障基金等,都是信托行业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完善和增强的有力举措。”百瑞信托一研究员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截至目前,信托业保障基金规模已超千亿。

行业风险可控之下,个别风险事件仍旧时有发生。百瑞信托研究员认为,资管新规的颁布实施后,打破刚兑、净值化管理等,都对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与处置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之相应,信托风险项目的处置也将会更加公开和透明,通过诉讼或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风险项目可能会逐渐成为常态化的机制。